投身那迷濛嘈雜而去遊樂吧,趁還有意識遊樂吧;
不然我們就要忘記了,那人盡有之的青春就要忘記了,
怎麼揮霍,就要忘記了……
今天難得地一層一層逛了百貨公司,手扶梯上到最高樓的時候我心
裡輕輕嘆了一聲:「啊,是遊樂場呢。」縱使身邊人逗弄的詢問像那一
拋一拋的魚餌,竟再也沒有一點點踏進去的欲望了,就連容易開心容易
投入的那個自己都不再上鉤。
我有點感傷,所以我還是點了頭。
剛踏進遊樂場的時候我ㄧ度在想,是不是,年華已經從十元兩枚走
到十元四枚,快樂由珍貴隨時間終於貶值。
後來發現我錯了。
還記得我們總是拿一百元換出一袋用小小夾鏈袋裝著的代幣,先去
騎摩托車,然後比賽投籃。有時候玩玩格鬥天王,九七或九八九九那幾
代,享受著搖桿轉不動絕招放不出來的自虐快感。中間或許有很愚笨的
時光,期待著那透明八角型的機器能乒乓的掉一些錢幣下來卻總不可得
,最後,再把零星沒有辦法做些什麼的代幣拿到射鏢小子的機台前面碰
碰運氣,如果運氣好中了一些什麼獎,再開心的分掉它們去騎摩托車。
也許我們的年代是格鬥天王的年代、雷電和越南大戰的年代、射鏢
小子、叮噹貓鉛筆和桌上曲棍球的年代,但是淘金列車和大富翁也會一
直存在、公路摩托車也會一直存在。
它們一直存在。
離開的是我們自己。
七年級後段班電子遊藝場的最後記憶該是停留在節奏DJ、太鼓達
人之流吧?當我們手指敲打著豬頭皮的外好汝甘知、緊握短而輕的太鼓
達人木棒奮力吹氣球之時,那就是我們離開電子遊樂場之前,留下來最
清楚的東西了。
然後,我們也不是不進去,只是一直沒有時間。
然後哪一天發現自己再也進不去了。
我們被隔絕在一道稱為青春的牆外。
我們以為它將傾圮,其實不然,它迎接了新的青春。
電子遊藝場以一種永恆的姿態存在著,它代表了所有人未曾察覺的
青春的依賴、頹廢、放縱和……
成長。
- Jun 23 Mon 2008 01:00
後遊樂年代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